山西应用科技学院本科专业设置申请表
校长签字:
学校名称(盖章):山西应用科技学院
学校主管部门:山西省教育厅
专业名称: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专业代码:120108T
所属学科门类及专业类: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学位授予门类:管理学
修业年限:四年
申请时间:2019年7月
专业负责人:卢彩林
联系电话:13453296628
1.学校基本情况
学校名称 |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 | 学校代码 | 12779 | |||
邮政编码 | 030062 | 学校网址 | http://www.astsxc.com | |||
学校办学 基本类型 | □教育部直属院校 □公办民办 | □其他部委所属院校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 地方院校 | |||
现有本科 专业数 | 27 | 上一年度全校本科 招生人数 | 2786 | |||
上一年度全校 本科毕业人数 | 926 | 学校所在省市区 |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 | |||
已有专业 学科门类 | □哲学 经济学 □理学工学 | □法学 □农学 | 教育学 □医学 | 文学 管理学 | □历史学 艺术学 | |
学校性质 | ●综合 ○语言 | ○理工 ○财经 | ○农业 ○政法 | ○林业 ○体育 | ○医药 ○艺术 | ○师范 ○民族 |
专任教师总数 | 623 | 专任教师中副教授 及以上职称教师数 | 168 | |||
学校主管部门 | 山西省教育厅 | 建校时间 | 1991年 | |||
首次举办本科 教育年份 | 2014年 | |||||
曾用名 | 山西兴华职业学院 | |||||
学校简介和 历史沿革 (300 字以内) |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创建于1991年。经过十年奋斗,2001年成为省内第一所国家承认学历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职院校。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应用型全日制民办本科高校。2016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山西省应用型本科试点高校之一。2017年确定为山西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单位。2018年4月学校顺利通过山西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学士学位授权审核。 学校占地面积960余亩,建筑面积达31.06万平方米,专兼职教师736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32.12%,研究生学历以上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65.77%,学生13018人,本科专业27个,校内实验实训室106个,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182个,教学、实训、生活设施功能齐备。 | |||||
学校近五年 专业增设、停招、撤并情况 (300字以内) | 我院现有27个本科专业,近五年新增设的专业包括:工程造价、视觉传达设计、汽车服务工程、风景园林、电子商务、音乐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软件工程、财务管理、市场营销、金融工程、书法学、交通工程、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工程、审计学、舞蹈表演、广播电视编导、学前教育、数字媒体艺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机器人工程。 2017年撤销的专业:风景园林。 2018、2019年缓招的专业:汉语言文学。 |
2.申报专业基本情况
专业代码 | 120108T | 专业名称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学位 | 管理学 | 修业年限 | 4 |
专业类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专业类代码 | 1201 |
门类 | 管理学 | 门类代码 | 12 |
所在院系名称 | 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系 | ||
学校相近专业情况 | |||
相近专业 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0901) | 2014年 | 该专业教师队伍情况 (填写下表) |
相近专业 2 | 电子信息工程 (080701) | 2018年 | 该专业教师队伍情况 (填写下表) |
相近专业 3 | 软件工程 (080902) | 2017年 | 该专业教师队伍情况 (填写下表) |
相近专业1 教师队伍情况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出生年月 | 拟任课程 | 专业技术职务 | 最后学历毕业学校 | 最后学历毕业专业 | 最后学历毕业学位 | 研究领域 | 专职/兼职 |
温建京 | 男 | 60 | 1959-09 | 计算机网络 | 副教授 | 太原理工大学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硕士 | 计算机 | 专职 |
行小帅 | 男 | 68 | 1951-11 | 模拟电子技术 | 教授 | 山西师范大学 | 物理专业 | 学士 | 计算机 | 专职 |
康美娥 | 女 | 66 | 1953-02 | 计算机组成原理 | 讲师 | 太原工学院 | 电子信息 | 学士 | 计算机 | 专职 |
王 瑞 | 女 | 37 | 1982-03 | 数据结构 | 高级工程师 | 太原理工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硕士 | 计算机 | 专职 |
宋思华 | 女 | 38 | 1981-11 |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 讲师 | 西南师范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硕士 | 计算机 | 专职 |
闫静静 | 女 | 36 | 1984-01 | 局域网技术 | 讲师 | 太原理工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硕士 | 计算机 | 专职 |
徐盼华 | 女 | 35 | 1983-12 | 操作系统 | 讲师 | 山西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硕士 | 计算机 | 专职 |
刘文莉 | 女 | 29 | 1990-05 | 计算机专业英语 | 助教 | 山西师范大学 | 现代教育技术 | 硕士 | 计算机 | 专职 |
邢水红 | 女 | 29 | 1990-03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 | 助教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硕士 | 计算机 | 专职 |
陈 敏 | 女 | 30 | 1989-09 | 数字图像处理 | 助教 | 山西师范大学 | 现代教育技术 | 硕士 | 计算机 | 专职 |
杜佳慧 | 女 | 28 | 1991-08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 助教 | 湖南师范大学 | 现代教育技术 | 硕士 | 计算机 | 专职 |
白慧茹 | 女 | 27 | 1992-02 | Web应用开发技术 | 助教 | 太原理工大学 | 软件工程 | 硕士 | 计算机 | 专职 |
柴文婷 | 女 | 27 | 1992-02 | C语言程序设计 | 助教 | 太原科技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硕士 | 计算机 | 专职 |
马晓楠 | 女 | 27 | 1992-11 | C#程序设计 | 助教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硕士 | 计算机 | 专职 |
注:相近专业之间师资可交叉使用
相近专业2 教师队伍情况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出生年月 | 拟任课程 | 专业技术职务 | 最后学历毕业学校 | 最后学历毕业专业 | 最后学历毕业学位 | 研究领域 | 专职/兼职 |
袁太生 | 男 | 64 | 1955-09 | 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 | 教授 | 吉林大学 | 数学 | 学士 | 计算机硬件 | 专职 |
王 瑞 | 女 | 37 | 1982-03 | 数据结构 | 讲师 | 太原理工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硕士 | 计算机 | 专职 |
李艳艳 | 女 | 30 | 1989-02 | 离散数学 | 讲师 | 山西大学 | 数学 | 硕士 | 数学 | 专职 |
李启明 | 男 | 29 | 1989-03 | 软件工程导论 | 助教 | 太原理工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硕士 | 计算机 | 专职 |
苏玲玲 | 女 | 34 | 1984-11 | 软件建模 | 助教 | 华中师范大学 | 教育技术 | 硕士 | 计算机 | 专职 |
宋思华 | 女 | 38 | 1981-11 |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Java) | 讲师 | 西南师范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硕士 | 计算机 | 专职 |
闫静静 | 女 | 35 | 1984-01 | 计算机网络 | 讲师 | 太原理工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硕士 | 计算机 | 专职 |
袁婷婷 | 女 | 31 | 1986-06 | 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 | 助教 | 华中师范大学 | 教育技术 | 硕士 | 计算机 | 专职 |
彭佳卉 | 女 | 31 | 1988-03 | 计算机组成原理 | 助教 | 山西大学 | 数字控制 | 硕士 | 计算机 | 专职 |
邢水红 | 女 | 29 | 1990-03 | Web应用开发 | 助教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硕士 | 计算机 | 专职 |
徐盼华 | 女 | 36 | 1983-12 | 操作系统 | 讲师 | 山西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硕士 | 计算机 | 专职 |
张 艳 | 女 | 30 | 1990-02 | 软件需求分析 | 助教 | 太原理工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硕士 | 计算机 | 专职 |
白慧茹 | 女 | 28 | 1992-02 | 软件项目管理 | 助教 | 太原理工大学 | 软件工程 | 硕士 | 计算机 | 专职 |
注:相近专业之间师资可交叉使用
相近专业3 教师队伍情况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出生年月 | 拟任课程 | 专业技术职务 | 最后学历毕业学校 | 最后学历毕业专业 | 最后学历毕业学位 | 研究领域 | 专职/兼职 |
周全寿 | 男 | 65 | 1954-11 | 模拟电子技术 | 教授 | 山西省教育学院 | 物理学 | 学士 | 电子技术 | 专职 |
袁太生 | 男 | 64 | 1955-01 | Java程序设计 | 教授 | 吉林大学 | 数学 | 学士 | 计算机硬件 | 专职 |
崔建光 | 男 | 60 | 1956-07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副教授 | 山西大学 | 电子信息 | 学士 | 数学 | 专职 |
王 瑞 | 女 | 37 | 1982-03 | C语言程序设计 | 讲师 | 太原理工大学 | 计算机 | 硕士 | 语言与算法 | 专职 |
曹吉瑞 | 男 | 40 | 1979-07 | 数字电子技术 | 讲师 | 山西大学 | 电子信息 | 硕士 | 电学,光学 | 专职 |
彭佳卉 | 女 | 34 | 1988-03 | 通信原理 | 讲师 | 山西大学 | 电子信息 | 硕士 | 电子科学 | 专职 |
王晓梅 | 女 | 32 | 1987-09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 讲师 | 太原理工大学 | 电子信息 | 硕士 | 计算机硬件 | 专职 |
耿晓琴 | 女 | 30 | 1991-02 | 无线通信技术 | 讲师 | 大连海事大学 | 电子技术 | 硕士 | 电子信息 | 专职 |
闫静静 | 女 | 34 | 1984-01 | 计算机网络 | 讲师 | 太原理工大学 | 计算机 | 硕士 | 计算机网络 | 专职 |
宋思华 | 女 | 38 | 1981-11 |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 讲师 | 西南师范大学 | 计算机 | 硕士 | 软件开发与设计 | 专职 |
李 静 | 女 | 34 | 1985-03 | 电路分析基础 | 讲师 | 苏州大学 | 凝聚态物理 | 硕士 | 物理材料 | 专职 |
陈 敏 | 女 | 30 | 1989-09 | EDA技术 | 助教 | 山西师范大学 | 教育技术学 | 硕士 | 多媒体技术 | 专职 |
赵 俊 | 男 | 33 | 1986-09 | 大学物理 | 助教 | 山西师范大学 | 现代教育技术 | 硕士 | 高强度铝合金性能提高 | 专职 |
注:相近专业之间师资可交叉使用
3.申报专业人才需求情况
申报专业主要就业领域 | 互联网、通信、金融、服务、零售、教育、社交、游戏 | |
人才需求情况(请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预测用人单位对该专业的岗位需求。此处填写的内容要具体到用人单位名称及其人才需求预测数)
目前,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人才数量较少,但是在数据驱动的未来,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人才市场势必会越来越大,而现在仅仅是大数据管理与应用起步的初级阶段。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的三大方向: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系统研发类人才、大数据应用开发类人才和大数据分析类人才。在此三大方向中,各自的基础岗位一般为大数据系统研发工程师、大数据应用开发工程师和数据分析师。毕业生有较多继续深造的机会,可到国内外的著名高校、研究所等继续从事商业分析、数据科学等相关的研究生学习;也可以到企事业单位的数据分析部门,商业智能部门等从事数据分析师,商业智能分析师,数据科学家,首席数据官等职位。 据数联寻英发布《大数据人才报告》显示,目前全国的大数据人才仅46万,未来3-5年内大数据人才的缺口将高达150万。领英报告表明,数据分析人才的供给指数最低,仅为0.05,属于高度稀缺。根据中国商业联合会数据分析专业委员会统计,未来中国基础性数据分析人才缺口将达到1400万,而在BAT企业招聘的职位里,60%以上都在招大数据人才。国内IT、通讯、行业招聘中,有10%都是和大数据相关,且比例还在上升。巨大的人才缺口直接导致各企业纷纷以高薪聘请大数据人才。 | ||
申报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情况 (请同时提交合作办学协议等,PDF版) | 年度计划招生人数 | 120 |
预计升学人数 | 10 | |
预计就业人数 | 90 | |
其中:(请填写用人单位名称) | 达内时代教育集团 | |
(请填写用人单位名称) | 杭州海康威视电子有限公司 | |
(请填写用人单位名称) | 青岛东软载波智能电子有限公司 |
4.1教师及开课情况汇总表
专任教师总数 | 13 |
具有教授(含其他正高级)职称教师数及比例 | 4,30.8% |
具有副教授及以上(含其他副高级)职称教师数及比例 | 4 ,30.8% |
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数及比例 | 9 ,69.2% |
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数及比例 | 1,7.7% |
35 岁及以下青年教师数及比例 | 7,53.8% |
36-55 岁教师数及比例 | 4,30.8% |
兼职/专职教师比例 | 0:13 |
专业核心课程门数 | 10 |
专业核心课程任课教师数 | 18 |
4.2教师基本情况表
姓 名 | 性 别 | 出生 年月 | 拟授 课程 | 专业技 术职务 | 最后学历 毕业学校 | 最后学历 毕业专业 | 最后学历 毕业学位 | 研究 领域 | 专职 /兼职 |
芦彩林 | 男 | 1970-11 | 数据挖掘基础算法 | 教授 | 中南工学院 | 计算机及应用 | 学士 | 计算机网络及仿真 | 专职 |
杨瑞刚 | 男 | 1974-03 | 人工智能 | 教授 | 太原理工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博士后 | 机器人 | 专职 |
陈桂芳 | 男 | 1957-01 | R语言基础 | 教授 | 海军电子工程学院 | 无线电通讯 | 学士 | 计算机应用, 职业教育改革 | 专职 |
袁太生 | 男 | 1955-01 | 大数据查询与处理 | 教授 | 吉林大学 | 数学 | 学士 | 计算机工程 | 专职 |
王 瑞 | 女 | 1982-03 | 程序设计基础 | 讲师 | 太原理工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硕士 | 计算机 | 专职 |
徐盼华 | 女 | 1983-12 | Hadoop大数据存储与运算 | 讲师 | 山西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硕士 | 计算机 | 专职 |
杜佳慧 | 女 | 1991-08 | Spark 大数据快速运算 | 助教 | 湖南师范大学 | 教育技术 | 硕士 | 计算机 | 专职 |
鞠 响 | 女 | 1988-10 | Hbase 大数据快速读写 | 助教 | 中北大学 |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 硕士 | 计算机 | 专职 |
刘文莉 | 女 | 1990-05 | Oozie 大数据工作流 | 助教 | 山西师范大学 | 教育技术 | 硕士 | 计算机 | 专职 |
陈 敏 | 女 | 1989-09 | 数据挖掘使用案例 | 助教 | 山西师范大学 | 教育技术 | 硕士 | 计算机 | 专职 |
白慧茹 | 女 | 1992-02 | SQL数据库应用技术 | 助教 | 太原理工大学 | 软件工程 | 硕士 | 计算机 | 专职 |
李艳艳 | 女 | 1989-02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讲师 | 山西大学 | 数学 | 硕士 | 数学 | 专职 |
张 鸿 | 女 | 1988-07 | 线性代数 | 讲师 | 山西大学 | 数学 | 硕士 | 数学 | 专职 |
注:出生年月填写1980-01形式
4.3专业核心课程表
课程名称 | 课程总学时 | 课程周学时 | 拟授课教师 | 授课学期 |
数据挖掘基础算法 | 48 | 3 | 芦彩林 | 6 |
Hadoop大数据存储与运算 | 80 | 5 | 徐盼华 | 4 |
Hbase大数据快速读写 | 80 | 5 | 鞠 响 | 5 |
大数据查询与处理 | 64 | 4 | 袁太生 | 5 |
Spark大数据快速运算 | 64 | 4 | 杜佳慧 | 5 |
Oozie大数据工作流 | 64 | 4 | 刘文莉 | 5 |
R语言基础 | 64 | 4 | 陈桂芳 | 6 |
数据挖掘使用案例 | 64 | 4 | 陈 敏 | 6 |
软件建模 | 48 | 3 | 马晓楠 | 6 |
软件测试 | 64 | 4 | 王 瑞 | 6 |
注:学期、教师中间用逗号隔开
姓名 | 性别 | 专业技术职务 | 行政 职务 | 拟承担课程 | 现在所在 单位 | 最后学历毕业时间、学校、专业 | 主要研究 方向 | 从事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及获奖情况(含教改项目、研究论文、慕课、教材等) (注明国家级、省部级) | 从事科学研究及获奖情况(注明国家级、省部级) | 近三年获得教学研究经费(万元) | 近三年获得科学研究经费(万元) | 近三年给本科生授课(理论教学) 学时数 | 近三年指导本科毕业设计(人次) |
芦彩林 | 男 | 教授 | 副院长 | 数据挖掘基础算法 |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 | 本科, 1995年6月,中南工学院,计算机及应用 | 计算机网络及仿真 | 山西省教改项目, 《在新建本科院校中开展CDIO工程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2018年6月, 省级 | 2017年晋中学院“1331”工程项目《虚拟实验室》,省级 | 1 | 5 | 384 | 16 |
陈桂芳 | 男 | 教授 | 无 | 程序设计基础 |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 | 学士, 1982年10月, 海军电子工程学院, 无线电通讯 | 计算机应用/ 职业教育改革 | 无 | 无 | 无 | 山西省“1331”项目 职业教育大数据库 | 196 | 16 |
袁太生 | 男 | 教授 | 无 |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Java) |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 | 吉林大学,1981年, 数学 | 计算机工程 | 无 | 无 | 无 | 无 | 384 | 30 |
注:专业带头人填写三至五人,只填本专业专任教师。
可用于该专业的教学 实验设备总价值(万元) | 300 | 可用于该专业的教学 实验设备数量(千元以上) | 412 |
开办经费及来源 | 300万元/自筹 | ||
生均年教学日常支出(元) | 1300 | ||
实践教学基地(个) (请同时提交合作协议PDF等) | 3 | ||
教学条件建设规划 及保障措施 | 见附件4 |
主要教学实验设备情况表
教学实验设备名称 | 型号规格 | 数量(台/件) | 购入时间 | 设备价值(千元) |
电路原理实验箱 | KHDL-1 | 30 | 2013 | 120 |
交流电路实验箱 | THA-JDZ1 | 30 | 2013 | 120 |
模拟电路实验箱 | THM-3 | 30 | 2013 | 120 |
数字电路实验箱 | THD-2 | 30 | 2013 | 120 |
数字示波器 | 固伟50M | 30 | 2013 | 90 |
网络实验室综合管理平台 | RG-LIMP | 1 | 2013 | 30 |
网络管理软件 | RG-SNC-Pro-License-50 | 1 | 2013 | 20 |
网络路由器交换机等相关设备 | 瑞捷 | 15 | 2013 | 900 |
计算机(4480) | HP 6380 Pro MT | 100 | 2013 | 400 |
计算机(3480) | HP Pro 3385 MT | 100 | 2013 | 380 |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箱 | ZY-CPTH+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实验箱 | 35 | 2016 | 140 |
(应包括申请增设专业的主要理由、支撑该专业发展的学科基础、学校专业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内容)(如需要可加页) 一、增设专业的主要理由 从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角度看:未来的十年将是一个“大数据”引领的智慧科技的时代,我国高校应及时关注大数据时代的数据管理与应用人才培养,融基础理论、实践教学、工程实践为一体,为大数据这样的新兴产业的发展输出高层次、实用型的人才,确保产业科学、持续、高速的发展。发展大数据产业和培养大数据人才,既是我省实现科学发展、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也是我省实现跨越发展、后发赶超的有效途径。该专业符合我省教育发展需要,顺应社会需求,有利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服务地方经济。 从我校专业布局和学科定位角度看:我校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软件工程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等计算机类专业。现新增“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有助于提升我校办学水平,形成特色学科方向,我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的设立有助于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为传统学科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思路,满足山西综改示范区建设对相关人才的需求。 二、支撑该专业发展的学科基础 我校工程学院举全院之力发展大数据及相关方向,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团队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果。 1.现有师资情况:工程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0名,适用于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专有教师16人。其中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教师数4名,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1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6%。 2.实验实训设备及图书情况:我院现已有计算机网络实训室、计算机组成原理实训室、电工电子实训室、计算机应用实训室等。现有计算机类专业图书28万余册。这些实验室设备及图书已基本可满足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专业实验实训及图书阅读要求。 3.社会服务方面:我校是山西省应用型高等学校联盟牵头单位,为其他应用型高校的发展提供服务和条件,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三、学校专业发展规划 1.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与大数据企业的合作。让教师深入到大数据企业一线学习实战,掌握更新、更贴合实际的大数据技术;学院制定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一批专业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技能高和科研能力相对较强的专业骨干教师,建立一支年龄结构、专业结构以及学历结构相对合理的专业科研队伍。 2.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我校已经与达内集团、中兴教育等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以后会为企业培养越来越多的人才。 |
(包括培养目标、基本要求、修业年限、授予学位、主要课程、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主要专业实验、教学计划等内容)(如需要可加页)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山西经济社会发展、面向基层,适应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以“面向一线、 立足岗位、产学结合、注重素质、突出应用、强化实践、培养能力”为指导思想,对接新兴产业中大数据或数据挖掘的工程重点领域, 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能从事计算机软硬件产品及大数据或数据挖掘的工程性开发与实现、在计算机与互联网企业中从事系统集成或售后服务、数据处理与分析、在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的技术工作,具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应用性人才。 二、职业面向 毕业生可以在计算机应用领域从事大数据技术应用、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技术工作。在邮电、通信、金融、电力部门以及大数据应用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从事数据管理和技术服务工作;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在政府机关和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从事大数据管理工作。 三、培养规格 (一)知识要求 (二)能力要求 (三)综合素质要求 四、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双主体协同育人理念,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提升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目标,采用“3+0.5+0.5”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前3个学年的以通识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和校内实验实训为主组织教学活动;第7学期,根据专业特点和实际需要,在校内与行业企业合作完成综合性实践教学,包括:课程设计、作品创作、综合实训、专业证书等;第8学期结合企业生产和服务要求,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五、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六、毕业及授予学位要求 学生在规定修业年限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课程(或教育环节),并取得至少158.5 学分,符合各项要求,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 学生在规定修业年限内取得本科毕业所要求的学分,并符合我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查通过,授予学士学位并发给学位证书。 七、主要课程设置 学科导论、linux操作系统、SQL 数据库应用技术、Java语言程序设计、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大数据查询与处理、Spark 大数据快速运算、Oozie 大数据工作流、数据挖掘基础算法、R语言基础、数据挖掘使用案例、软件建模、软件测试。 八、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一)顶岗实习 1.顶岗实习:组织安排学生进入企事业单位在真实工作岗位上进行实践锻炼,获得初步职业训练和相关专业岗位技能训练。 2.毕业论文、设计(与顶岗实习同时间进行):结合实践,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对现场问题进行分析、总结、设计或撰写毕业论文。 (二)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实践教学,采用走出去的办法,深入到企业进行实践学习 九、主要专业实验 程序设计实验,搭建DHFS,网络实验,Hadoop数据分析实验等。 十、教学时间(周)分配表 十一、学时学分比例 十二、课程体系与教学计划表 |
课程平台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时数分配 | 考核 方式 | 学期、周学时分配 | ||||||||||
授课 | 实验 实训 | 课外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
公共通识课程 | 必修课 | 11000304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48 | 40 | 8 | 考查 | 3 | ||||||||
11000303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48 | 40 | 8 | 考试 | 3 | ||||||||||
11000301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48 | 48 | 考试 | 3 | |||||||||||
11000302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5 | 80 | 64 | 16 | 考试 | 5 | ||||||||||
11000503 | 形势与政策 | 2 | 64 | 48 | 16 | 考查 | - | - | - | - | - | - | |||||
11000101 | 大学语文 | 2 | 32 | 32 | 考试 | 2 | |||||||||||
11000102 | 大学英语Ⅰ | 3 | 64 | 48 | 16 | 考试 | 4 | ||||||||||
11000103 | 大学英语Ⅱ | 3 | 64 | 48 | 16 | 考试 | 4 | ||||||||||
11000104 | 大学英语Ⅲ | 3 | 64 | 48 | 16 | 考试 | 4 | ||||||||||
11000105 | 大学英语Ⅳ | 3 | 64 | 48 | 16 | 考试 | 4 | ||||||||||
11000201 | 高等数学Ⅰ | 3 | 64 | 64 | 考试 | 4 | |||||||||||
11000202 | 高等数学Ⅱ | 3 | 64 | 64 | 考试 | 4 | |||||||||||
11000401 | 大学体育Ⅰ | 2 | 32 | 32 | 考查 | 2 | |||||||||||
11000402 | 大学体育Ⅱ | 2 | 32 | 32 | 考查 | 2 | |||||||||||
11000403 | 大学体育Ⅲ | 2 | 32 | 32 | 考查 | 2 | |||||||||||
11000404 | 大学体育Ⅳ | 2 | 32 | 32 | 考查 | 2 | |||||||||||
11000501 | 安全及心理健康教育 | 1 | 16 | 8 | 8 | 考查 | - | ||||||||||
11000502 | 军事理论 | 1 | 16 | 16 | 考查 | - | |||||||||||
小计 | 46 | 864 | 600 | 192 | 72 | 13 | 15 | 9 | 11 | ||||||||
选修课 | 至少修满12学分 | ||||||||||||||||
合计 | 58 | 1056 | 792 | 192 | 72 | 13 | 15 | 9 | 11 | ||||||||
专业基础课程(必修) | 11020701 | 学科导论 | 3 | 64 | 32 | 32 | 考查 | 4 | |||||||||
11020702 | 程序设计基础 | 3 | 64 | 48 | 16 | 考试 | 4 | ||||||||||
11020703 | SQL数据库应用技术 | 3 | 48 | 48 | 考试 | 3 | |||||||||||
11020704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2 | 48 | 48 | 考试 | 3 | |||||||||||
11020705 |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Java) | 4 | 80 | 48 | 32 | 考试 | 5 | ||||||||||
11020706 | Linux 操作系统 | 4 | 64 | 64 | 考试 | 4 | |||||||||||
11020707 | 数据结构与算法 | 4 | 80 | 48 | 32 | 考试 | 5 | ||||||||||
合计 | 23 | 448 | 336 | 112 | 8 | 8 | 12 | ||||||||||
专业课程(必修) | 11020708 | Hadoop大数据存储与运 算 | 4 | 80 | 48 | 32 | 考试 | 5 | |||||||||
11020709 | Hbase大数据快速读写 | 4 | 80 | 48 | 32 | 考试 | 5 | ||||||||||
11020710 | 大数据查询与处理 | 4 | 64 | 48 | 16 | 考试 | 4 | ||||||||||
11020711 | Spark大数据快速运算 | 4 | 64 | 48 | 16 | 考试 | 4 | ||||||||||
11020712 | Oozie大数据工作流 | 3 | 64 | 48 | 16 | 考查 | 4 | ||||||||||
11020713 | 数据挖掘基础算法 | 3 | 48 | 48 | 考试 | 3 | |||||||||||
11020714 | R语言基础 | 3 | 64 | 64 | 考试 | 4 | |||||||||||
11020715 | 数据挖掘使用案例 | 3 | 64 | 48 | 16 | 考试 | 4 | ||||||||||
11020716 | 软件建模 | 3 | 48 | 48 | 考查 | 3 | 0 | ||||||||||
11020717 | 软件测试 | 3 | 64 | 48 | 16 | 考试 | 4 | ||||||||||
合计 | 34 | 640 | 496 | 144 | 8 | 17 | 15 | ||||||||||
专业拓展课程(限选) | 方向1 网站方向 | 01020701 | 多媒体技术基础 | 4 | 80 | 48 | 32 | 考查 | 5 | ||||||||
01020702 | Web前端设计 | 4 | 64 | 32 | 32 | 考查 | 4 | ||||||||||
01020703 | Web应用开发 | 4 | 80 | 48 | 32 | 考查 | 5 | ||||||||||
方向2数据挖掘 | 01020704 | 大型数据库技术 | 4 | 80 | 48 | 32 | 考查 | 5 | |||||||||
01020705 | Python 基础 | 4 | 64 | 32 | 32 | 考查 | 4 | ||||||||||
01020706 | 移动互联网数据挖掘软件 件开发 | 4 | 80 | 48 | 32 | 考查 | 5 | ||||||||||
合计 | 12 | 224 | 128 | 96 | 4 | 5 | 5 | ||||||||||
创新创业课程 | 必修课 | 11000306 |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 2 | 32 | 16 | 16 | 考查 | 1 | ||||||||
11000701 | 创业意识教育 | 1.5 | 24 | 24 | 考查 | √ | |||||||||||
小计 | 3.5 | 56 | 16 | 40 | 1 | ||||||||||||
选修课 | 至少修满2学分 | ||||||||||||||||
合计 | 5.5 | 88 | 16 | 32 | 40 | 1 | |||||||||||
综合 实践 | 110006S1 | 军训 | 2 | 2周 | 2周 | 考查 | √ | ||||||||||
110005S1 | 劳动课 | 2 | 2周 | 2周 | 考查 | √ | √ | √ | √ | ||||||||
110005S2 | 毕业实习 | 10 | 18周 | 18周 | √ | √ | |||||||||||
110005S3 | 毕业论文(设计) | 12 | 14周 | 14周 | √ | √ | |||||||||||
合计 | 26 | 36周 | 4周 | 32周 | |||||||||||||
总计 | 158.5 | 2440/36周 | 1768 | 576/4周 | 96/ 32周 | 21 | 23 | 21 | 23 | 22 | 21 |
总体判断拟开设专业是否可行 | ☑是□否 | |
理由: 从国家政策和发展角度看,增设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可以满足我省社会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与学校的办学定位、专业建设规划相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科学合理,拥有专业的教学师资力量,有满足教学需要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无论是理论分析还是实际情况,都反映出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的人才需求是非常可观的,有可能成为高考填报志愿的热门。 | ||
拟招生人数与人才需求预测是否匹配 | ☑是□否 | |
本专业开设的基本条件是否符合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 教师队伍 | ☑是□否 |
实践条件 | ☑是□否 | |
经费保障 | ☑是□否 | |
专家签字: |
![]() |
|